1. 下下乘是上上乘的基礎,欲得上上,必具下下:
*「第六分二:第一、經續相共應理者: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
*「顯密都是共同的合理原因,什麼呀?就是都要學。」
*「要趣上上的三乘五道,必須要完具下下乘道的功德種類。那如果要趣入上乘呢?也要必須完具下乘的功德,要往上去一定要具備下面所有的功德。」
2. 欲證菩薩果位,必須具足下下的功德:
*「趣入大乘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次增上,一是初始即入大乘。」
*「『初始即入大乘』是什麼意思?就是大乘種姓直接進入大乘。……不管是誰,凡是現證菩薩的果位時,一定要具足下下的功德。就是一開始趣入的時候可能有不一樣,但是到最後現證菩薩的果位時,他一定要具足下下的功德。」
*「菩薩的果位是什麼呢?仁波切說是菩提心。」
3. 師父一切時處都在引領我們大乘發心:
*「師父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講解中,幾乎每一講都能夠聽到師父勸我們:一定要對無限的生命有個長遠的規劃,就是一定要發菩提心。」
*師父是「一直鼓勵我們、引導我們趣入大乘的善知識,在他的言教中、在他的行持中、在一切的時處,你都會看到好像就在催促我們:一定要趣大乘啊!一定要發心啊!在很多修行的提策上,師父他也一直會強調說:一定要有一個大乘發心!」
4. 善知識如育幼兒般培育我們的大乘種姓:
「在師父的帶子裡,包括所有善知識的言教,仔細去聽,你就會發現:他們特別小心地啟發著我們趣向於大乘的這個覺悟,對於有了一點這樣的習慣的人,就特別想要讓我們的習氣能夠增盛。就好像餵小孩一樣,每天餵一點、每天餵一點,慢慢地長成了那種大乘的種姓」。
5. 聞思經典及善知識教誡,改變生命:
*「一邊學習經典,一邊聽善知識的教誡,一邊培養著自己的這種胸襟,自己的對生命很遼闊的規劃,我會覺得這是在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不知不覺很多生命都在產生的一種變化。」
*「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進入這樣的學習的時候,並不見得你心中的這個習氣有這麼強、有這麼積極,或者歡喜,或者不怕苦。這些都在學習教典的過程中,在善知識的語教中,一點一點、一點一點,我們的生命已經發生著強烈的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