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敬重經典的現行:
「師父是再次提到了敬重教典和不敬重的這兩個問題?說:『因為這樣的關係』,就是學的人覺得眼前用不上,對不對?還有一種是大部分用不上――它不是全都用不上,而是大部分用不上的這種狀態――因為大部分用不上,所以就不敬重它。又說因為修不起來、根基不到,說這裡邊沒有可修行的內義。」
2. 祖師善巧破除弟子執著而非毀謗經典:
「祖師的公案語錄當中,我們要了解,他這個話的主要的目的,是為學人,所謂『解黏去縛』,那個時候這個學的人心理上有這種執著,那個老師在他的心理上把那執著拿掉,是這樣啊!他絕不是毀謗經論,恰恰相反,而正是來弘揚經論。」
3. 認為大經大論沒有修行要義,是集誹謗正法業障:
有人認為經論「就是講講的,不是修行的,······沒有開顯內在修行的要義――就是向內調伏,內在修行的要義――只是剖析了許多外在的知識。認為經論是可以輕毀之處,因此累積了謗法的業障。他認為『不顯內義』――就是他的見解,所以執為可輕可毀之處。」「他的看法有沒有在造業?有喔!······誹謗正法的業障。」
4. 積少成多,從念頭延伸到身口,造集可怕的業:
「集」字就像一個一個人集合成一個方陣,像水滴集成一個水窪,一個池塘。由於對教正法和證正法的關係沒有搞清楚,沒有得到清淨的傳承,沒有一個很具相的老師、善知識引導他,誹謗正法的業障會一點一點累積,生命裡面都欠缺善業因緣。如果認為第一個道次第――依止法都修不起來,後面的都沒有信心,會產生不恭敬的想法。念頭一點點聚集,就會無法控制身口,從思業到思已業,造集可怕的業。
5. 不能因為眼前用不上就不恭敬:
眼前用不上的不一定沒有用。學習五大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現在未到地定、一心專注都沒有達到,我們是沒法修起來十地菩薩的境界,或是滅盡定。譬如小孩子讀書,不能馬上用得上就輟學賺錢嗎?小的時候不開始學,長大學就來不及了。所以因為用不上,對經典不恭敬,執為可輕可毀之處,就集了「誹謗正法的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