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略義淺釋03 學習重點3 ― 學習空性不忘道次第,才是吉祥、長久之道 (2023/11/22)

1. 正法傳承的源頭必須歸於佛陀導師:
「這一個偈頌是在辨識所著的論典。比如說看到一條河或者一條江,我們去追溯水的源頭,那追溯下去都會歸於雪山;而正法傳承的源頭必須歸於佛陀導師,因此所著述的這本《菩提道次第》,是具足清淨傳承的正法,因為它是從佛陀所授記的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傳過來的。」

2. 《菩提道次第》就像如意寶王一樣:
「無論三士夫種姓任何一種所化機的眾生,各自希求著什麼?現前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好,或者究竟決定勝――解脫還有一切智智的佛果位。《菩提道次第》就像這個如意寶王一樣,都能夠順應希求者各自的勝解,無餘地成滿他們的希願,也就是我們的希願。所以就像如意寶王能夠成滿眾生財富的追求一般,這個教授能夠成滿希求善行者對於增上生與決定勝的熱烈渴望與追求。」

3. 對空性的學習無法替代道次第的聞思:
學習毗缽舍那能幫助我們認識一切法的總相是空,但僅憑這一個法類並不一定能夠解決道次第上所有的問題。登地菩薩已經證達空性,但是在成佛之前他們還是要依止善知識去學習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因此空性無法替代道次第上的其他法類,如果我們對此沒有得到定解,學習空性就輕忽前面道次第的基礎,很有可能因此動搖我們已經獲得的定解,甚至產生棄捨善知識的嚴重後果。

4. 扎實的道次第基礎是學習空性正確心態的保障:
空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也是所有佛弟子嚮往的無上大法。但是我們卻很難注意到,道次第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例如,在空性學習上的進步很有可能讓我們產生慢心等種種過失,而能夠保護我們在這條路上不墮入歧途,還是要依靠前面道次第的扎實的基礎。

5. 道次第的內涵不一定比空性更容易理解:
毗缽舍那佔據整本《廣論》很大的比重,被編排到道次第最後一個次第,我們也經過多年的準備才迎來空性的學習。這一切都讓我們認為毗缽舍那會艱澀難懂,因此願意在這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事實上,前面的道次第雖然文字上看似一目了然,但要產生定解卻不一定比理解空性更加容易。小乘的聖者沒有選擇成佛的直路而先證得了空性,很大原因就在於此。在學習空性的同時,也不忘記道次第的重要性,這樣我們才能跟著善知識長久地學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