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一己解脫非究竟,依師發心決定勝

1. 中士道的解脫,是不究竟、不圓滿的:
小乘阿羅漢由於沒有辦法斷除所知障,利眾的程度跟佛是沒有辦法相比的。所以,透過人身修學中士道的法,獲得解脫,這是不究竟、不圓滿的。因為縱使獲得解脫,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到最後我們還是必須要進入大乘的法脈。如果我們在開始學《廣論》的時候,就了解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那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幸運的事情!

2. 棄捨「先脫輪迴,再學大乘」的想法:
雖然跳脫輪迴能夠得到解脫,去除痛苦,安住在寂靜樂,但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之中,想要進入大乘法,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入定這樣安樂的狀態下,想要行六度,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善知識會規勸我們千萬不要有「我把惡趣苦、輪迴苦都解決了,再慢慢去學大乘」的想法。一開始能夠進入大乘門、修學大乘法,這樣的時間才是比較迅速的。

3.從初入大乘,成佛較迅速:
如果有一個人透過修學佛法而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並且在之後獲得佛果,這段時間漫長到不可思議。相較之下,一個具有大乘種姓的人在墮入惡趣承受多生多劫的惡趣苦之後,從惡趣的狀態中跳脫,遇到大乘的善知識、修學大乘法來成佛的速度,還比較快!

4.不忍眾生苦,策發菩提心:
所以,修學中士道的法類之後,更進一步地,我們內心中要生起進入大乘的這種心念。而這種心念最主要的轉折,在於透過思惟中士道的法,讓我們的心對惡趣,尤其對輪迴的苦——注意!生起出離。心生起出離之後,由於我自己不想忍受,我周遭的有情也是不能忍受,因此就會對有情生起慈悲心,而進一步地透由大乘法策發自己內在的菩提心,就進入到上士道的修法。

5. 必須透過三士道的內涵調整聽法動機:
聽聞者本身如果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動機,耽著的是現今的安樂,以現世的安樂為主來聽聞的話,即使所聽聞的法是大乘法,但是實際上我們所修學的人本身的條件是沒法跟這樣的大乘法相應的。所以還沒有聽聞之前,就必須透過三士道的內涵來調整聽法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