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知識傳法需應機,學者莫忘成教者

1.妄判是非,會造不應理的取捨:
當初那蘭陀寺的三種法門,是應他們的三種法門的條件,是這個樣;後來的人由於機不太一樣了,慢慢地每況愈下。所以說,就正法而像法、末法,這個機比較差,所以要求的條件越更多、更嚴密,這是它的不同。否則的話,我們又說:「哎呀,後面的好啊!」妄判是非,不知不覺當中就會造成功不應理的取捨。

2.不應理的取捨就會造罪:
不應理的取捨就會造罪呀!因為都是法的傳承。如果我們起心動念中有一個輕慢的心、不敬的心,或者認為它是不對的心,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因為那都是祖師、佛菩薩留下來的,這樣的話我們就對法造下了一個不好的業。而這個不好的業在我們的心續裡成熟的話,是很可怕的!

3.一切法真正的重點,是應機:
對於那蘭陀寺和迦濕彌羅兩派傳承,宗大師在《廣論》裡採用了後者。但這並不是說後者就比前者更精采,而是說後面的更加適應後世眾生的根機,因為一切法真正的重點就是應機。事實上,這兩派傳承都是祖師、佛菩薩留下來的,我們看到後都應心生隨喜並發願學習,因為真正想要如諸佛菩薩一樣利益一切有情,就要圓滿了解所有的法門。

4.承擔和聞思並非別別無關:
同樣學習《廣論》,師父強調承擔,而老師則強調聞思。這背後,都是善知識應我們的根機給予的善巧引導。比如,我們理論了解,但不去實踐,光說不練,善知識就會引導我們多學習承擔,對境實踐佛法;當我們因緣改變時,祂就會讓我們加強聞思。並且承擔與聞思並非別別無關,承擔是在淨罪集資,聞思也是淨罪集資;同時,承擔時把聞思的法義實踐於境界,歷事練心,本身就屬於聞思修的一部分。

5.學者和教者兩者是融合的:
善知識不僅教我們法理,也在以祂的言傳身教教我們怎麼說法、怎樣利益眾生。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要侷限自己學的角度。除了當下學者的身份外,還要安立我們還有一個教的責任,學會之後要把自己所學的教給他人。要在每一個境界看到學者與教者行相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