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敬未慣修易模糊,勤修恭敬護初心

1. 由憶念恩德和功德起恭敬心:
當我們觀察到內心中對於佛陀、對於經典的麻木和平淡時,要現起對治,要去尋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是不是失去了最大的推動的力量——恭敬?那麼恭敬是由什麼生起的呢?這個時候,由念恩、念功德的心去憶念的話,內心的敬意自然就油然而生。所以當那個心慢慢地模糊之後,要再令它清晰。

2. 恭敬善知識、恭敬教典,可以淨障:
由於我們想要恭敬佛菩薩、想要恭敬善知識、想要恭敬教典,因為這都是我們需要恭敬的,所以我們就非常努力地在內心中修持恭敬,慢慢地就能夠恭敬身邊的很多人。由於恭敬的緣故,我們現行的障礙會減少很多,而且還可以減少宿障——過去的障礙,這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3. 把善知識的教誡放在心裡,常常去想:
對於善知識的教授,哪怕只是一小段教誨,我們若能在聽聞前做好前行;正行時專心諦聽;然後放在心裡常常想,讓念頭、知見動轉,就一定會對此生乃至生生世世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徹底改變我們!我們自己受用後,再進一步推廣給其他人,就能讓自他因為學習而創造出人生價值的最高點。

4. 未曾慣修易模糊,持續對治令清晰:
我們知道三寶和善知識的功德與恩德,也有相對的恭敬心。但因為未曾慣修,時間久了就容易模糊、麻木,這是學習中很正常的過程。一旦發現自己開始模糊,就要趕快起對治。對治的關鍵在於持續不斷的學習,並以善知識的標準為努力的目標——恭敬有情如僕事主,共住相視應如大師。如此一直串習,直到面對每一個境界,恭敬心都能任運而生。

5. 常思殊勝面,令不忘初心:
如果不是對佛陀有很深的一種感動、被他的教誨所牽引,我們也不會走到這裡來。學到今天,我們的恭敬心依舊在,可是我們常常看不到殊勝面,或者看到缺點就忘掉優點,因此時間久了就變得索然無味,甚至變心。所以要不忘初心,就要在一切境界中去思惟三寶的殊勝,去憶念祂的功德與恩德,把忘掉的感動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