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依律勤練自調伏, 覺心不捨諸眾生

1.禮敬具慧大悲阿底峽尊者:
《八十讚》中說:「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在顯密二者之中,顯教即是度彼岸乘。進入了度彼岸乘的這個大門之後,由清淨增上意樂之門發起了菩提心。然後以菩提心不捨多少眾生呢?不捨如虛空般的一切眾生,因此頂禮具足如是菩提心「具慧大悲」的尊者,大悲即是大乘的根本,所以敬禮具慧大悲者。

2.尊者長年依師修習菩提心教授:
阿底峽尊者從「慈氏瑜伽士」為主的眾多上師跟前,請了很多以「慈悲為本菩提心之修習教授」。必須以慈悲心作為根本,才能發起菩提心,所以在此師座前修習以慈悲心作為根本的菩提心教授。特別在一切上師之中,主要依止攝修心教授為一脈的金洲大師,在十二年中修習菩提心。

3.效學祖師持戒精神,長時修練日臻完美:
祖師在傳記中所示現的持戒精神,是我們效學的榜樣。千萬不要覺得那只是大師級持律上座們的標準,只要我們立定志向,以此為目標,跟著具傳承的善知識長時學習,並經年累月地堅持操練,在遇到戒律快漏掉的時刻,正知正念就能全部衝上去,防住自己的身、口,讓它不造惡業,甚至遠方便戒都守得非常好。如此堅持下去,三業就能與戒律完美合一,成為戒律的傑作。

4.學戒、持戒都不能離開善知識:
在學戒、持戒的過程中,我們不清楚標準,也看不到自己的現行,所以五夏學律不得離師。有善知識的指導,才能精細地觀察、訓練自己的內心。此外,凡夫習氣深重,明明知道偏偏做不到,持戒時狀況百出,很容易心力低沉,自我打擊乃至放棄持戒。而有了善知識的引導與策勵,我們就能正確地看待錯誤、接受錯誤,進而改變錯誤,持戒越來越精嚴、越來越清涼、歡喜。

5.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
觀察一個人的功德,不是看他外在的成就,而是看他能否在任何境界下都依律向內調伏並堅持利益有情。我們在身心疲累,遇到自己不喜甚至暴惡的有情時,很容易生起棄捨之心。但師長佛菩薩卻是捨自利他,不顧一切地拼命饒益眾生,乃至最後一口氣都不捨任一有情。「覺心不捨諸眾生」,這樣一顆不捨如虛空般一切眾生的菩提心,是長時修練出來的,我們應為之深深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