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欲得圓滿發心,必學小乘法藏

1. 決定種姓的大乘行者,直接趣入大乘道:
「決定種姓的大乘行者,一定不會先趣入小乘道,再趣入大乘道,而是直接趣入大乘道,成為菩薩。雖然沒有趣入小乘道就直接趣入大乘道,但是一定是透過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次第,才能發起菩提心,成為菩薩。」

2. 不學劣乘法藏,是無法趣入大乘的:
「就像師父說的:大乘之所以為大,它一定是包含小的,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如果不學習劣乘法藏,怎麼可能成為大乘人呢?所以實際上不學劣乘法藏,是無法趣入大乘的;不學劣乘法藏,不能完成菩提心、不能生起菩提心。正因為是大乘人,所以一定要遍學一切──無論是大乘法藏還是小乘法藏,都必須要學習。」

3. 先學習共中、共下士道,才能更進一步發起菩提心:
在自相續中生起上士道之前,必須要先修持它的意樂,就是共中士道。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對包括善趣在內的整個輪迴生起出離心。而要生起共中士道,一定要先修持它的意樂,就是共下士道。也就是說,在信解無限生命的基礎上,透過修念死無常及思惟三惡趣苦,令心厭離現世安樂,發起希求後世善趣之心,然後正修皈依及業果等獲得後世安樂的方便。所以一定要先學習共中、共下士道,才能更進一步發起菩提心。

4. 要有圓滿德相的發心,一定要先學小乘法藏:
眼前雖然走的是下士與中士的共道,但是以無上菩提為目標,就不會耽著於善趣的安樂,亦不會因生起出離心就趣入小乘道。有些人示現上可能此生沒有聽聞小乘法藏就直接發起了菩提心,但這類的大乘行者或者是宿世曾經修過,或者雖然發起了菩提心,但發心並不圓滿。如果要有圓滿德相的發心,一定要先瞭解大小乘的差別,所以一定要學習小乘法藏。

5. 學習《廣論》是自利、利他最佳的方便:
《廣論》的每一個章節都是針對我們的現行煩惱,並且會帶給我們不可思議的福與智。所以善知識此生乃至盡未來際不會改變的管理及提升大家的方式,就是讓大家好好學《廣論》。透過成立研討班,組織大家學《廣論》,遇到的問題善知識也會在課堂上教導大家怎麼調伏。透過《廣論》的共學和實踐,學習自律、調伏現行、掃蕩煩惱,彼此就會越來越和合。不但個人生命得以提升,團隊也會獲得永久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