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發菩提心行六度,依師聽聞穩根基

1. 宗大師文雅破除邪宗:「此極非理」:
有人認為,金剛乘和度彼岸乘是相異的,因為「道不順故」。對此,宗大師直接破斥說:「此極非理」,並因為擔心我們無法細緻辨析,以無知造下謗法業,而特別將此邪宗及辨析寫進《廣論》。事實上,不論講說、論著或辯論,宗大師都以深廣的悲心及智慧幫助有情,並嚴持淨戒,文雅指出對方的錯誤,不讓對方感到強勢、難堪,而是心悅誠服、得到清涼。

2. 從體性的角度看大乘和金剛乘:
宗大師從體性的角度推演、探討,駁斥對方的邪宗,明確指出:波羅蜜多乘的體性是緣著一切眾生的發心,修學六度萬行,而此體性全部含攝在金剛乘之中,所以金剛乘一定含攝大乘的全部特質。這就好比火的體性是光明和溫暖,不管是小火、中火和大火,體性都是一樣的。所以從體性的角度看,認為顯乘跟密乘相違,是非常不合理的。

3. 金剛乘的意樂和行持,一切定應習近:
體性「分兩部分:發的什麼心,修的什麼行。」金剛乘的意樂是發菩提心,行持是修學六到彼岸,與波羅蜜多大乘完全一樣。只是因為密乘行者菩提心更為熾盛,佛陀才特別宣說金剛乘,助其快速成佛廣利有情。正因為兩者發心及行持一樣,並且金剛乘是在波羅蜜多大乘基礎上進一步增盛,所以是共道,金剛乘的人決定要學!

4. 親近善士如理聽聞,道次正確避免邪見:
有人認為金剛乘就是灌頂、持咒、儀軌等,因此聽到「金剛乘當中也含攝了大乘全部的本質」時,會非常驚愕、甚至心生毀謗。相較之下,我們透過長期依師聞法,建立起全圓道次第的正確概念,或許沒有感到驚訝。但若因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就不去學習、了解,就不可能幫助到相關的有情,也就與大乘遍學一切的發心相違。

5. 把握概念打好基礎,發菩提心速疾成佛:
透過師長的引導,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有波羅蜜多大乘和金剛乘「道不順」的邪宗。其實我們可能還有更嚴重的邪宗,認為大乘、小乘、金剛乘是三條路,完全沒有交集。因此,我們要對自己生起病想,堅定依止師長,把握大乘發心,按照道次第,步步往上。如果根基紮實,學完《廣論》後就可以進入密宗道次第,學習金剛乘。若無根基,就只能與金剛乘結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