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能以現未能修為理由而棄捨:
對自己沒能力做的事或不熟的事,我們大多的反應是不想碰,因為又辛苦又痛苦。我們會說:「我沒有這能力,我不學這個,我沒有這樣的慧力,我沒有這樣的條件!」但仁波切提醒我們:「不能以現在學不來、修不來作為理由,而不學、不背、不修。」
2. 改變理路,去迎擊、超越沒能力做:
*我有暇身,有善知識教,其實我是可以學得會的。有佛菩薩、上師三寶的引導,陪我們走成佛這條路,把一切應完具的功德都要具足,為什麼不歡喜呢?
*對於辛苦、痛苦的事,如果學會之後,可以幫助眾生,也可以磨掉我的煩惱習氣、淨化我往昔的惡業,以小苦換大苦,那不是很值得嗎?
*不喜歡做複雜的、難的,喜歡做擅長的、熟悉的,要小心你已經不太會進步了,不知不覺溺在舒適區裡,人未老,心已老了!挑戰很複雜、很難的事,才會有超越的歡喜!
3. 正確總結,得到趣向正法的力量:
*總結我們從不會到會的成功經驗。依憑這種突破的經驗,拿來面對眼前還不熟的,慢慢做就熟了;眼前做不到的,慢慢努力學、努力做,慢慢就做到了。
*如果把總結放在找原因,找出改善方案,而不是貼標籤打擊自己,這樣的總結,就會幫助我們飛升、跨越困難。
*反省自己還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拿法鏡照見自己的污垢時,不要哀嘆、跑負面的思路、停在「意極起痛惱」;應該生起:「我當趣正法」,以法來洗滌三業。
4. 廣大發心利益眾生,救眼前災與究竟災:
*因為佛陀細膩地帶我們去觀察、關懷有情眾生的苦,面對這些天災人禍,我才知道有很多我要努力的,才能夠真實的利益到他們,解決他們的眼前災,乃至於究竟災。怎麼做?就是從祈求、誦經、發願、迴向開始。立定成佛的目標,增廣菩提心,乃至證悟空正見。隨分隨力地,有機會就去幫忙,每個境都策發自己更堅固的發心。
*「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這個趣遮門,應取應捨是很清楚的,要先發願能修學,然後努力修學。這也是從想、從發願,從立定目標、廣大發心開始,後面緊接的就是效學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