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心所想了後,就自然牽引我們未來的趣向:
*「修學佛法的真正的業,中心在哪裡?⋯⋯就是我們當下這個所謂心念,⋯⋯眼前我們就是,我們這個『思心所』。」
*「思心所想什麼呢?就是『這個我要的,這個是我要的』,這樣想了之後,注意!它帶來的影響就是將來我們自然而然地會趣向那個方面。」
*「當前那個心念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就是我們未來!」
2. 在困難中能努力想辦法向上,就是修:
*「平常的時候,你碰見一件事情一定有對這件事情的反應,請問這個事情的反應是突然而來的,還是以前先有的因種啊?『種子』,就是你的因地。」
*「所以這一點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你不能做就不管它。應該怎麼辦?應該說:『我所以目前這樣努力地修行,就要爬上去。』所以什麼時候我想辦法能夠爬上去,那個時候叫修了。」
3. 訓練心念跨越感受,把控住當前一念:
*「心念並不是想想就完了,它是有結果的,就是我眼前的心念會導致將來的一個結果。但是我們通常不會從因果的角度去看自己當前的心念,我們更多地會注重苦和樂的感受。」
*「我們無法一下子因種下去了就能想像那個果。但是可不可以訓練呢?可以訓練。」
*「未來可不可以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其實把控當前的一念是可以把控住的。」
4. 不依師聽聞審思三業,常招致可怕結果: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啊!當前這個心念好像輕飄飄的,不注意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可是它卻是自己創造的未來,或者自己召喚未來的一個強大的作用。這一點如果不常常聽師父講課,不去認真地觀察自己的行為,乃至這種行為會引生的結果,我們常常就會被自己的結果嚇到。因為那結果肯定是從一個因、一個因過去的,你沒有留心、你沒有停下來,就走到了一個你最不想要的結果。」
5. 對善所緣,絕不能選擇放棄:
「用這個業的角度告訴我們,當前我們對於應行的善法或者應斷的惡行,沒有能力修、斷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放棄,因為放棄了之後另一個未來就出現了。你會出現修善法越來越沒有能力,你不希望的惡法就會越來越多,因為你一直在放棄善法。我們放棄的是善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