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師長心繫弟子,弟子遠赴新加坡見師長:
師父示寂多年,但是這期間老師從未忘記我們。因為師父把我們託付給老師,為了達成師父的心願,老師在2014年千里迢迢到新加坡與弟子們見面。以前師父常常說要帶老師去台灣跟大家一起學《廣論》,老師看到我們就想到大家在虔誠地學習,珍惜著師父講的法,內心就很感動。
2. 師父示寂後,我們憶念師恩沒有散:
在師父示寂之後,老師撐過了一段比較艱難的歲月,我們都撐過了那段時光。師父在示寂前幾天說:我們這群人絕對不能散,因為走大乘的教法,我們要一起走到最後。這麼多年來,雖然我們跟老師分隔兩地不能見面,但是仍然懷著最至誠的心,等著見老師,老師也等著見我們,彼此憶念著師父的教誡,我們沒有散。
3. 老師迫切希望見弟子,想把法傳給我們:
有居士在營隊對老師說:想老師想到心血都快熬乾了。老師希望我們千萬不要把心血熬乾了,她也常常憶念弟子們,想去台灣的願望也越來越迫切。老師希望我們好好祈求,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可能開班長培訓班,或是密集研討《廣論》。老師希望在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教室,和我們一起把《廣論》從頭到尾仔細地學習,那一定是我們生命中最愉快的時光。
4. 法可以滿足大家不同的需求:
當我們見到老師,最想聽什麼呢?是想要聽到安慰、鼓勵,還是想聽老師直接指出我們的現行?可能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的,甚至快撐到某種極限的境界,希望透過學法帶給內心一些緩解的力量;或者有些心力猛的同學會一直學;總之,一個法會的承擔會安排各種課程,滿足大家的需求。
5. 佛道長遠恆久發心,精進聞法不退:
佛道長遠,因此一定要發一個恆久不退的心。首先要精進地聽聞佛法,不退。有的同學已經聽《廣論》20年了,為什麼還要繼續聽下去呢?因為我們還沒有證得,很多義理還沒有貫通,尤其是對境的時候,還不能顯現出調伏相續煩惱的力量。多半是境界太猛,或者中度,或者在很下的境界,我們的正知正念就沒有了。如果是這種程度的話,我們一定要持續聽《廣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