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住!我們是來學佛的:
*「『所以我們記住』,注意!記住什麼呀?『我們現在跑到這地方來』,兩個字――『學佛』,師父說:『我想沒有一個人不同意,大家都會這樣想。』大家都認同:對,我們跑到寺院是來學佛的!至少我們跑到廣論班的課堂上,是來學佛的!」
*「我們來學佛的這件事,有可能會忘!所以在這裡邊師父說:「我們要記住。」記住了這個大前提。」
2. 「是不是真的學了佛了?」這是個大問題:
*「我們生命裡的大問題有多少呢?你自己可以悄悄排序一下。」「我們進一步地檢查一下,實質上的內容,我們跑到這裡來,是不是真的學了佛了?這是個大問題。」
3. 學佛要有受用,就不能只當道理來聽:
*「我們來的目的是學佛,我們也這麼說,可是實際上我們學的是『我』。」
*「我們往往跑到這地方來,我覺得,我覺得我要這個樣走,我要這個樣學,我要這個樣學。」
*「我現在仔細分析一下,你們也可以把它看成道理來看,也可以把它看成功學佛來看。假定你把它看成學佛來看,你就受用了;假定你只是把它聽作道理來聽,那我也在這兒浪費,你也在這兒浪費。」
4. 師長善巧引導,鼓勵弟子看清「學我」行相:
*「師父都常常說:『哎呀!我很慚愧呀!我很慚愧呀!我只是把我做錯的經驗拿出來告訴大家呀!』」
*「雖然師父常常講它是一個失敗的經驗,但是有多少人經歷過這個經驗,能夠認識到――我是在學『我』呢?」
5. 除去個人經驗執著, 緣著整體配合他人:
*大寮中,大家在完全經驗不同的狀態下,「就要去除掉我的經驗的部分,比如『我是怎麼樣的』,大家找出一個共同點。」如果「這個過程就討論得諍論不休的話,那早齋、午齋就不用吃了。」
*在念誦時「每個人必須以維那念的為準,調整自己的速度、高低音等。要把自己的聲音合到這個大的梵唱之中,所有的人在其中,才會很愉悅、很舒適地做完整體的念誦課程。」
*「在大眾中只是盡情地把心投進去了,但是過分地強調自我的風格,忘記了緣一個整體的感覺。」即使非常非常地賣力,「用全部的精神在唱,但是實際上打亂了人家課誦的那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