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40 學習重點—學到上乘,對下乘會更加珍惜 (2025/04/11)

1. 造謗法罪的原因:
*「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
*特別是上乘的人,「『發起一似勝解』,他如果沒有認識的還好,如果是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修行,這個修行叫『似勝解』,似是而非的。⋯⋯他覺得別人都不對,他覺得他最好。『如其次第』地毀謗,棄捨下面那些。」

2. 學對了,學了上上,對下下的理解會更深:
「越學上乘的,一路你會越發現學了上上對下面的理解會更加更加地深刻。⋯⋯對於上乘發的正確的勝解,一定是對下面的理解得更深。」

3. 相似定解的過患:
*「很顯然他發生了這種奇怪的不信因果的行為,一定是沒有對上乘法類得到勝解的!這樣反過來也是可以的,所以得到相似勝解。怎麼會弄成這樣呢?他如果沒有認識還好,如果是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修行,這個就叫『似勝解』——似是而非,就開始覺得別人不對,覺得他的最好。」
*「『有一點似勝解了,為什麼他不覺得自己的不好,別人的越來越好?』很顯然慢心越來越大了!」

4. 學錯了就會看外面越來越差:
「修行是一個自省之路,他對自己的觀察越來越清澈、越來越清澈,外面的都是那種功德的顯現;而不是自己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外面越來越差、越來越差。如果這樣的話,那佛土怎麼顯現呢?怎麼可能娑婆世界變成黃金鋪地呢?」「為什麼會學成這樣?肯定是沒好好跟老師學!」

5. 道次第是連貫的,有下下才能走到上上:
*「道次第是一個連貫性的法類,你無法把它分開。」
*「所謂的基礎之所以是基礎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它上面將沒有,你走上來的時候,應該給第一階徹底地頂禮,實際上這樣一個連貫的過程。」
*「所謂的次第,就是你必須從前面一點點走上去,不可能走到高處,回頭把你的梯子砍了,說我是飛上來的。前面的道次第因為都是你思考過的、極為親切的,好像是伸手可以觸及的親切感 ……不可能你想把它丟掉,沒有情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