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出世間沒有比佛更超勝的:
整個三世間「沒有比佛更超勝的!⋯⋯自己觀察一下:我們這一天會不會現起像經典上這樣的一個量,或者說對佛陀的一個讚美?因為他是三界中最尊的導師,世出世間沒有比他更超勝的。」「那菩薩呢?菩薩有一部分,那聲聞更少,『菩薩有一部分但是並不圓滿,並不圓滿,聲聞更少,』接著就到誰了?就到凡夫了。凡夫是什麼呀?⋯⋯『根本沒有!』」
2. 若不瞭解性空緣起,凡夫認知皆是顛倒:
凡夫根本沒有智慧嗎?「現在簡單地問大家一個問題:比如說對一切世間中的一點的正確看法,因為對一切世間的哪怕一個非常小的事物的正確看法,包括它是無諦實的,包括它的存在的顯現是眾生的共業等等這個複雜的緣起,還有性空的那一面。缺了這兩面,其實你對這個點的認知可以說是一點兒都沒有,因為全是顛倒的。」
3. 常懷慚愧心,不自讚毀他:
當我們覺得自己很厲害,想和別人鬥個天翻地覆時,我們是否考慮到所有人的苦樂與利益?想凸顯自己的聰明才智、給他人難堪時,小心!菩薩戒的第一條根本墮:自讚毀他圖利敬。對比佛陀圓滿的智慧與悲心,我們對自我膨脹的現行,應該生起慚愧之心,要記住師父説的那句話:「我們現在很慚愧呀!我們是末世凡夫。」
4. 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
如果我們用自認爲聰明的角度去解釋經典,從佛菩薩的角度看起來則是亂來,因為我們覺得的聰明對事情的認知是顛倒的,是真正的量則上的亂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許多不好的念頭現起時,可能是懷疑師長、三寶和佛菩薩, 或者是懷疑業果,我們的聰明與強項就是智者眼中的混亂。
5. 依師教言,善用空性道理造善業:
我們對世間事物的觀察,一般只看到眼前的安樂,追求生活的舒適,卻沒有覺察背後的緣起,會產生的種種過患,像使用塑膠製品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貪圖口腹之慾造的殺生惡業等。師父與老師很早就預見並提醒我們要推廣有機、素食,種樹及淨塑等,就是從無限生命的角度悉見所有眾生的苦樂。師父與老師一直在教導我們善用性空無諦實的道理,在自己的緣起點上努力積極地種善因、造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