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悟入教授」是了解一切如來言教都是教授:
*「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所謂的悟入教授,並不是僅僅對於手掌大小般的經函得到了確定的認知,而是能夠了解一切如來言教都是教授。」
2. 無量法門誓願學:
「如果悟入教授了之後,我們會有一個這樣的看法,認為一切如來的語教都是教授。如果認為一切如來的語教都是教授的話,我們對佛所說的法便沒有什麼?我要學這個、不要學那個,就像釋迦佛一樣你都要學,……要定解一切如來的語教都是一個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從凡夫到佛地――完全、完全不能缺少的。」
3. 一切如來語教皆我所需,應廣泛聽聞:
*常言:「一經通,經經通。」「那是不是我學一本就可以一經通、經經通呢?如果你學的是《般若經》的話有可能,但是如果你學的是一個講無常的經典,無常連空性都不一定通到,對不對?如果是一個主講厭離三界的一段,它沒有講菩提心,那你怎麼可能了解全部的佛語呢?而且全部的佛語由顯入密,太浩瀚了!所以一定要在聽聞的時候,對一切的佛語做廣泛地聽聞。」
*「對於學經典的人來說,他這個『通』就不是說學了一個就迷在裡邊,他通達了什麼?在此處應該是說:一切如來的語教都是我需要的。」
4. 發願,先聽諸法大綱,然後廣學:
「『啊!那我怎麼樣把那麼多的經典全部都聽到呢?』先發願嘛!先聽到諸法的大綱,像《菩提道次第》就對所有的經典,由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攝。傑仁波切兩本道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可以攝《大藏經》,然後你就會知道哪一部到哪一個地方去找。」
5. 跟隨大乘善知識,恭敬學習一切佛語:
「《廣論》對善知識的選擇,就是一定要從凡夫到成佛這個所有的過程都能夠引領我們的善知識,所以他一定是一個大乘的善知識,從一開始就是走這樣一條路,比較不容易貪著自己的法脈,瞋恨別人的,因為只要是佛語、只要有清淨傳承,我們都什麼?一併恭敬、一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