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聽聞時要如對聖顏:
聽聞時,要把自己的心從平常散亂的所緣中集中起來,就是要全神貫注,如對聖顏。在聽到師父的聲音時,馬上把心靜下來。當我們的心沒有其他所緣,專注聽聞時,那應該是跟佛法相應的時候,也是我們生命中展現一種純淨、由於聽聞真理而產生愉悅感的時候。聽完了,還要善於做總結、做科判,檢查一下能否憶持剛剛聽到了什麼。
2.遇到任何狀況,都不要失去歡喜心:
學習時遇到任何狀況,都不要失去歡喜心。發現自己聽不懂或做不到時,要慚愧、懺悔,但不要因此停下來。開始學習就要高興,透過祈求、累積資糧,不斷地自我檢查,慢慢就能超越自己的極限。學會了,就破除了無明,就會永遠快樂!
3.《廣論》主要地分成三部分:
那個論也主要地分成三部分,第一個叫序分,其次正分,最後結分。那序分當中又分三部分:第一個是「論前歸敬」——歸依跟禮敬;第二個,說明「造論的宗旨」,他為什麼造這個論的;那麼這末了一部分就是「敦勸」,一再地勸我們怎麼樣去聽受,怎麼樣去聽受!
4.注意綱要,一次性學到精熟:
對於所學,一定要注意綱要。「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一旦有了整體綱要,學習就變得容易、清楚。具體學習時,貴精不貴多。初讀生書便要反覆熟嚼,一次性學到精熟。所謂「讀生書,莫待溫時熟」,剛開始就模模糊糊,後面也不會精準。一開始就精熟,你就永久不忘,永遠快樂。
5.念恩生敬,恭敬心是修出來的:
「敬禮」就是皈依,它的核心應該就是恭敬、專注!如果內心中真正恭敬的話,那就要想很多內涵。所以想要生起恭敬心,就要研閱經典,然後如理思惟。當那種恭敬在內心中生起時,我們的身就不由自主地彎下去,呈現出由於內心而形之於身、口的寂靜恭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