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珍惜師生關係,恆久抱持希望:
師生關係走到一段時間,可能會面臨絕望、無能為力的狀態,然而師生關係是沒有辦法散的。以倫常來說,師生關係建立後不能散,以佛法來說,散了就是完全違背依止法。因此,要對無限生命中難得的師生關係孜孜以求,發一個長遠心來等待,等待之中還要抱持希望,待因緣成熟後,學生終能脫胎換骨,同時了悟教育者的用心之處。
2. 認真捧讀每一顆心,消弭內心對立:
當教育者遇到看似和自己作對的學生,要先去理解原因,學生的心就像一本書,有時我們並不知道是怎樣多層的心理。一旦教育者小心認真地捧讀每一顆心,內心的對立就消失了,甚至此互動過程會成為師生間的美好回憶。
3. 儒家文化一定要先推進自心:
儒家文化的推展不是一群人用來喊口號、趕時髦,或是增長名利心,如果只是表面功夫,無論是參與或推展儒家文化的人,都沒有被教育到,不但騙別人也騙自己。因此,推展儒家文化之初,一定要先推進教育者的心裡,通過內心實踐後,才能開始跟別人溝通交流,若能長年堅持做,便能將此美好的儒學繼續傳承下去。
4. 如何跟儒家文化相應?
教育者在推展儒家文化時,難免值遇辛苦之處,此時一定要內心先與之相應,而此有賴理路及行為上的調整。前者包含以真摯的願力發願利益眼前眾生,為自他的無限生命創造增上環境;後者可以從恭敬父母、關愛教育開始做起。如此便能漸漸符順於儒家文化,直到與它非常相應,乃至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5. 破除對自他絶望的邪執:
教育者理應是傳遞希望之人,然卻常常遭逢絕望橫阻,此時內心的邪執往往包含:1) 看不到希望就是絕望;2)未來的教育成果不屬於我。要破除此二邪執,首先應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以自己過去到現在的改變,看到孩子在未來一定也有機會改變;再者,若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學生究竟的離苦得樂,則無論未來由何人完成,都能是我發心下的結果。教育者若能常常檢視內心,破除對自他絶望的邪宗,便能勇往直前、傳遞教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