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 端正發心專勵聽,成就佛陀無上智

1. 從偈頌入手,提策聽聞動機:
宗大師想解決600年前乃至現在修行人的偏執問題,出於悲心,造下《廣論》。妙音笑大師在科判提到「勸勵具器人應聽聞者」,勸勉具器的人專勵聽聞。老師也從此偈頌入手,在學習之前再再提策大家觀察相續,讓我們能夠從各種散亂的緣分上集中心力,專心學習《廣論》。

2. 以專勵聽對治散亂,用發心校正偏執暗:
我們無始劫來養成的散亂習氣非常深重,若不刻意觀察相續,修改散亂習氣,即便在善知識身邊聆聽、研討法義,也會習慣性地跑題。所以聞思時一定要專勵聽,專是專心,勵是集中精力。而要想專勵聽,就一定要注意發心。透由端正發心,可以慢慢校正我們為偏執暗所覆蓋的狀態。

3. 平常做每件事,都應憶念大乘發心:
我們比較習慣於在聽法或承事三寶時皈依發心,但事實上,平常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應憶念「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乘發心。剛開始可能只是念頭上過一下,但滴水穿石,能堅持串習發心,再透由對道次第的深學廣學,對造業的方向越來越清楚,發心就會越來越有力、越來越真實。

4. 要完成最美好的自利,不成佛也是不究竟的:
我們內心都有自利作意,但就算要完成最美好的自利,不成佛也是不究竟的。因為我們面對的境界錯綜複雜,若沒有廣大的智慧,無法超越前後世的因果去做判斷,就會非常困惑、局限,乃至錯亂因果。而佛陀遍智陽光朗耀,不僅斷除了一切的無知,無礙證得萬法的本性,實現了完全的自利,還把這種智慧無餘遺漏地用來利益眾生,拔眾生出生死泥,圓滿了利他的功德。

5. 以大乘發心速疾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
如果我們想要積累無量資糧,利益廣大有情,就必須從現在殷重發心開始。因為這樣的一個大乘發心,其對境是無量無邊的法界有情,所以積累的資糧也是無量無邊的。也唯有這樣一個勇悍的發心,才有可能帶著我們穿越修行路上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速疾成就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