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思惟策發出離心,更要希求菩提心

1.欲斷除輪迴,就要生起厭離心:
觀察我們二六時中的造業,多數是善惡業交雜的,其中惡業的數量與力量都遠超善業。本來就已經很微薄的善業,如果造業時,沒有被出離的意樂所攝持,而是為現世安樂推動,充滿了八風的擾動,那麼這些善業也依舊只能是輪迴的業。所以想要斷除輪迴的話,就要生起厭離輪迴的心。

2.透由思惟,策勵出厭離心:
出離輪迴的心是可以透由思惟策發的。能夠思惟,是暇身不共的殊勝特點,所以我們一定要善用自己思惟的能力。在透由依師聞法,了解了暇滿義大、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等義理後,還要照著佛陀的教言與善知識的引導,結合自己的相續不斷去思惟,認清苦樂的真相,看清勝利、過患面,並不斷串習直至形成定解,轉動內心,策勵出一顆真實的出離心。

3.只有出離心還不夠,必須策發菩提心:
出離心是共大小乘的,透由思惟策發起真實的出離心,就算是真正入道了。但對於究竟圓滿的解脫道而言,只有出離心還不夠,還必須緣著如母有情的苦樂發起利他的菩提心。否則當厭離輪迴的心生起時,我們可能會因為不堪忍受輪迴的痛苦,急於希求自身的解脫,而不小心走上小乘道,進而取證阿羅漢果位。

4.解脫生老病死並非最究竟的目標:
雖然阿羅漢斷除了煩惱障,能夠解脫生老病死,安住在寂靜的狀態當中,但是因為所知障並沒有完全斷除,所以他的所知是有侷限性的,沒辦法了解世間的一切。因此,在自利和利他上都無法像佛陀一般的圓滿。最後,還是要重新回頭發菩提心、走大乘道,繞了一條成佛的遠路。所以善知識提醒我們,一開始就要抉擇走大乘道,不能將自己解脫生老病死當做最究竟的目標。

5.對小乘聖者一定要心懷恭敬:
雖然小乘阿羅漢利他的層面無法跟大乘菩薩相比,更無法與佛相比,但較我們一般凡夫而言,已經是天壤之別了!並且證得阿羅漢果便已成為聖者,具足三明、六通,有著非常了不起的功德,所以我們一定要心懷恭敬,絕對不能夠生起輕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