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棄榮捨壽入藏興教,隨師揣想感恩尊者

1.阿底峽尊者捨壽二十載,是怎麼捨的?
阿底峽尊者是從阿里王朝進入西藏的,海拔三千八!而他的出生地孟加拉的海拔四米;住持的印度止迦摩囉室囉寺,約海拔五十二米。海拔一高之後其實吸不到氣,走路、晚上休息、吃飯都很辛苦。我們可能會認為阿底峽尊者非常有修行,海拔對他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阿底峽尊者捨壽二十載,到底是怎麼捨的?

2.承受困苦壓力,把西藏佛教如日中天:
可以想像:阿底峽尊者本來是一個王子,經歷這樣的一個海拔;印度很熱,阿里是很冷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很多人都說藏文,原來熟悉的朋友和上師們都不在,他可能只能跟他的幾個翻譯對話。到了這樣的地方,在這種狀態下,把西藏的佛教如日中天,他自己本身要承受多大的困苦的壓力。

3.穿越難度,白手起家振興佛教:
阿底峽尊者穿越海拔、水土不服、背井離鄉、想念大象的叫聲,到氣候、風光完全都不一樣的地方。從他已經熟悉了、腰間掛了一百零八把鑰匙的佛教頂嚴的位置,到了西藏這樣完全陌生的地方,完成偉業,把佛教振興起來。可以想一想:難度會有多大啊!幾乎是白手起家重新來過。我們可以理解為:啊!那沒關係,他是佛菩薩。但是他也要喝水、要吃飯,到了三千八百米的地方……。

4.離開印度來到西藏,不是為了享福:
可以想一想當年阿底峽尊者在印度駐錫的那個寺院的規模,那麼多大上師,裡邊有好幾個王子出家,那個繁榮的力量,建了那麼大一個寺院;然後來到西藏,就住在那麼小的一個聶塘寺裡面。所以,阿底峽尊者如果是為了自己能夠享一點福,他完全不可能離開印度來到西藏。

5.想一想尊者的用心和付出的代價:
我們只看到師父說:「錯的改過,不圓滿的圓滿……如日中天維持了很久。」這幾個字就這樣看過去,要想阿底峽尊者他隻身來到這樣一個地方,達到這樣的一個成就,他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才知道阿底峽尊者是用什麼樣的一個心來到了西藏。老師發願要講稍廣一點的《阿底峽尊者傳》!要讓我們記得阿底峽尊者他振興了西藏佛教,現在傳給我們。我們好好地珍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