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 獨立靜思整理內心,學習控制自心方向

1. 幸福取決於慧力,慧力來自獨立思考:
有時我們遭遇到越麻煩的事情,幸福指數卻越高,因為幸不幸福的關鍵,取決於是否具有智慧。想擁有智慧,獨立思考就是不可或缺的步驟。所以我們每天需要抽出點時間,靜靜地坐在那裡,想一想自己的問題。

2. 獨立思考整理自心,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想別人的問題,甚至認爲忙別人的事情是在淬鍊捨自愛他的心,十分殊勝,而沒有抽出時間想自己的問題。這麼一來,對事情的判斷力就會是不正確、模糊、甚至是顛倒的,如此,我們便無法荷擔人生的責任和使命。心靈的素質和為事項負責任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每天撥出時間獨立思考、調整自心狀態,實際上是對想承擔的事情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3. 調伏此一心,一切皆調伏:
獨立思考時,要先把心的狀態搞清楚,觀察自己平日都拿什麼來面對問題。當我們發現對境時,亂的是我的心,走投無路、感到憤怒、悲傷、覺得一無是處的,全部都是我的心,那麼就可以總結出:把心擺平就能擺平一切。對此總結,我們可能無法馬上承許,想找出不遍的例子,例如管教小孩時,擺平自己的心之後孩子未必就聽話。但是如果不先注意自己的心,管教孩子時還暴跳如雷,最後孩子的問題沒解決,當中的造業也可能讓自己墮入三塗,損失更大。當我們理解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心上,問題就變得很簡單,沒有想像中的麻煩。而佛陀教導的離苦得樂之道,最初也是在心上開始建立,從知見、念頭,到感受,建立起幸福感,也就能步步離苦,步步得樂,到達佛陀在心上證悟的成就。

4. 生命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們在對境當下,常會不停地迷失,認為不是我的心出問題,是境那方出的問題。然而自己對的境,其實也就是別人的心所致;境界有問題,不會離開心的問題。我們通常都想要擺平別人的心,然而,哪裡有控制,哪裡有反控制,哪裡就有戰爭。因此,當我們想控制別人的心時,應要先學會控制自心,才能進一步幫助他人控制其心。

想控制心的方向先要做的就是學習,所以生命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在《廣論》的學習當中戒律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