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法對眾生的引導有兩種方式:
佛法對眾生的引導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總聖教,就如《廣論》一樣,以清淨、圓滿的道次第引導,讓所有眾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下腳處,循次第步步上行;另一種是依別眾生,就如禪宗一樣,由善知識依不同弟子別別的根性,視緣起進行引導,這樣的修行方式不能周遍於一切修行者。
2. 禪宗教授與需要佛經不相違:
對修行者而言,佛經是必需的,因為佛經就如「標月指」,指示出我們心上離苦得樂的正確方向。佛經的原意是探索我們心的本來面目,但一些弟子太執著於經典文字而忘記反照內心,因此禪宗祖師示現「瞬目揚眉」,把經典拿掉,用呵斥、打坐、參禪、喝茶等方式引導弟子往內心看。但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看向內心、明心見性,所以禪宗教授與佛經並不相違。
3. 上師與弟子不具條件,學禪宗只是模仿外相:
禪宗常常有弟子不經聞思,直接透由祖師的當頭棒喝、瞬目揚眉等方式開悟的公案。我們在羨慕的同時也要知道,這樣的成就方式,需要善知識具備德相,弟子也要應機。若因此就認為經論無用,棄捨聞思,單純模仿祖師修行的外相,只會白白被罵,怎麼修都得不到效果,不僅浪費暇身,甚至可能走火入魔。
4. 莫以偏概全棄捨佛經,依師聞法穩妥修行:
所以我們看到禪門祖師瞬目揚眉、拿掉佛經時,要知道他是在破除弟子對文字的執著,引導弟子看向內心,是對弟子別別的引導。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把問題周遍化,認為我也不需要學經典。對於一般的修行者而言,一定要依止善知識,重視經典,聽聞具有圓滿完整傳承的教授,這樣修行起來才比較穩妥。
5. 回歸文殊三教授,對治抄捷徑習氣:
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學《廣論》,不會執著於善知識的「瞬目揚眉」。事實上,我們都有愛抄捷徑的習氣,熱衷於追逐特殊、秘密的教授,冀望能立刻得加持、獲成就。但若因此忽視對經論的廣大聞思,不了解經典內涵,就無法對比經典,判斷心性的方向是否正確。故應以文殊菩薩三合而引導,思惟《廣論》具有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殊勝,好好依照次第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