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釐清大小乘的界限與共道:
大小乘並非截然不同,兩者之間存在共道。大小乘的共道是指,共下士與共中士,以及道前基礎的內容。大乘不共道指的是大乘菩薩道,而小乘的不共道所指的就是,與「希求獨自寂靜樂」相應的部分。總之,大乘道跟小乘道是四句型的關係,交集的部分就是兩者的共道。
2. 小乘應取,而大乘應捨:
小乘急求個人解脫,因此,小乘行者要「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以自利為主,不應廣行利他。而大乘行者以「為利有情願成佛」為宗旨,要盡未來際地利益一切有情,必須捨棄小乘自利解脫的作意,廣行利他。此外,《瑜伽菩薩本》裡面提及,大乘人必須學習小乘經典,但若因此忽略大乘經典,導致對大乘內涵不能嫻熟,這種行為也是應該捨棄的。
3. 大乘應取,小乘應捨:
大乘為了利他的關係,戒律上會有一些開緣。這些開緣,對於大乘行者是應該取的,對小乘行者則是應捨的。此外,大乘行者久處生死,必須具備圓滿的資財、眷屬等,才能更好地利益有情,因此大乘行者會透由八因三緣等,獲取世間的圓滿富足;而小乘行者則要一切從簡。
4. 修學共道過程中的兩種偏失:
若不清楚大小乘及其共道的界限與應取應捨處,就很容易產生兩種偏失:或者偏向自己聞思用功,認為承事常住、服務大眾浪費時間,沒有興趣甚至感到厭煩,以致自利作意越來越盛,很容易就岔入小乘;或者利他心非常強盛,一心積極承擔、廣行利他,卻忽略了對劣乘法藏的深廣學習。因為缺乏共道的基礎,再廣大的事業也只是空中樓閣,不能真正成其為「大」。
5. 警醒自己不要偏到任何一邊:
「眾生處處著」,所以修學過程中要不斷觀察,警醒自己不要偏到任何一邊。首先要切記,正因為大乘的目的非常非常地大,所以基礎要打得更深、更廣,因此一定要學習劣乘法藏。然後聞思時,必須再再提策、調整自己的發心,讓其趣向大乘利他的方向。若聞思時的發心就只重在自我的提升,在實踐聞思的內容時,就很容易偏向自利作意,嫌利他很煩。最關鍵的,還是要依止大乘善知識,他會不斷引導、提醒、調整,讓我們能正確地行走於大乘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