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從教誡,作師所喜:
「有一次,猴群就走到了一處未曾到過的地方,在那兒巡遊了好幾天,要找水喝。哇!忽然見到一個蓮池,大家就想起了領袖的教誡,大家都不去喝,就坐著等待著菩薩來到。菩薩來了,問說:『你們為什麼不喝水呢?』牠們回答道:『我們正渴盼著你來到呀!』然後菩薩就說:『這麼做就對了!』」
2. 菩薩慈悲,不讓羅剎造惡業:
「菩薩就問他說:『你是住在這池水中的羅剎嗎?』羅剎說道:『是的!』菩薩說道:『你會捕捉進入蓮池裡的東西嗎?』羅剎說:『是的,我會捕食。凡是下來這裡的,就算是一隻鳥,我也捉住不放。讓我把你們都吃了吧!』菩薩說:『我們不會讓你吃我們的身體的!』羅剎說:『但你們總是需要喝水吧!』菩薩說道:『水是要喝的,但不會讓你得逞。』」
3. 為善知識分憂解難,祈請師長長久住世:
善知識能夠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非常重要。因為教法的中心一定是善知識,有善知識在,才能建立教法、完整學制、傳持傳承,僧俗才有希望。因此我們做弟子的,要關照好自己及周遭的人,不要讓善知識太過操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要努力護持僧團的建設,為善知識分憂解難,讓師長能更安心地傳法,僧眾也可以更好地凝聚在一起生活、學習。
4. 萬善根本從師出,師長佛菩薩的饒益無所不在:
在《蘆飲本生譚》中,蘆莖變成中空,竟然是佛陀發願的結果。對此,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上,佛陀和師長對眾生的饒益,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就像中空的蘆莖一樣,依靠師長佛菩薩的願力、加持力及眾生的心業力才能出現於世。我們在受用這一切的時候,要提醒自己:「萬善根本從師出!」千萬不要視為理所當然。
5. 菩薩具足兩全其美的方便,我們要有耐心跟著:
我們能得到師長的饒益,是因為我們是具信的弟子,願意親近、追隨師長,因此能得到他的教誡、守護。在依止師長的過程中,遇到不了解、沒經驗的境界,要記得及時請益,然後憶持師長的提醒,聽從師長的安排,他就會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幫我們成辦善願,又能避開所有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