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 對境轉心依正見,得師教授是關鍵

1. 對境時的反應,源自於以前的因種:
*「為什麼你同樣的情況會有這樣?就是你心裡這個狀態。那麼你們了解了這個呢,平常的時候,你碰見一件事情一定有對這件事情的反應,請問這個事情的反應是突然而來的,還是以前先有的因種啊?『種子』,就是你的因地,我們大家都了解,大家都了解。」
*「造成他對同樣的境不同反應的原因是在哪兒呢?就是在他之前想什麼了。」

2. 以前的因種從何而來?
*「這個因種是誰種的呢?當然是我們自己種的。」
*「『就是你的因地 …… 平常我們因種都是在煩惱。 』…… 非貪即瞋,或者愚癡。」
*「對這句話的修行的認知,可能要用功很長時間你才能夠認同師父說的。」
*「這個因種、這所謂的習慣是怎麼來的?就是前面串的。」

3. 對境常觀心念,依法調整改善:
平常我們的因種都是在煩惱中,對境時若不仔細觀察,不會注意到自己心的狀態,也不知道如何做正確的安立或取捨,乃至對到上師三寶等殊勝境時,心續仍可能陷溺在前面的苦受或情緒中,於不知不覺間對具力業門造下惡業。所以對境時,要常常觀察自己當下的心念,反省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然後依照正理調整,從念頭上捨惡取善。

4. 堅定依師立見,在境界中直接轉心:
業,有兩股非常明顯的力量和方向性:一條通向墮落,一條通向解脫和無上菩提!而業的中心就是我們當下的心念,所以對境時要仔細觀察自己當下念頭的趣向性,然後再做如法的安立。但眾生處處著,所以一定要堅定依師,有了善知識的引導,我們才能建立正確的知見,並且歷事練心,正確安立境界,對境轉心,得到超越。

5. 以正理觀察,修出對善法的覺受:
我們對境都會有反應,只是可能因為感受微弱或者對境麻木而被我們忽略,並且我們的感覺多數緣在現世安樂上,缺乏業果的概念,常常為感覺所騙而造下惡業。所以對境時,一定要以正理仔細觀察、分析自己的心念,看到錯的就改掉,對的就增長;發現自己對行善沒有感覺,就要修出對善法的覺受;看到自己貪著惡事,就要對治、改善。這樣,生命就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