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聞要好好發心、層層遞進:
一旦成了教油子之後就很難治,所以聽聞的時候好好發心,再次地聽聞聽聞過的教典的時候,不要漫不經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要去往深了探究,在聽聞的時候就要有層層遞進的感覺。
2. 層層深入依熟悉,遮弊得利靠發心:
學習經典時,可能會出現因為熟悉而感到索然無味、不恭敬、心生驕慢,乃至變成教油子的情況;但不是因此叫我們不要重複聽聞熟悉善知識的教言。事實上,對經論的層層深入也一定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礎上。捨弊取利的關鍵在於有没有好好的發心,若發心高遠、想要不斷探究更深入的內涵,就能避免因熟悉而產生的過失。
3. 欲知深入的標準,當依善知識的教授:
就算這一段學過一千遍,但我是否能夠真正地了解師父在這一段裡所講的內涵?就算了解了,我心中會不會生起合量的覺受來跟這樣的內涵相應呢?這種覺受並不一定要閉關才能產生,在聽聞當下,就要有層層遞進的感覺。這就是善知識為我指出聽聞的標準!一旦衡量出自己未達此標準的差距,就會心生殷切謙虛,低下頭來繼續努力。
4. 欲達到標準也要靠善知識的教授:
發心後能不能達到善知識所要求標準的關鍵,也是看有沒有得到善知識的教授。所謂教授,就是善知識所指給我們的經論裡的關鍵所在。若能得到關鍵,則能使性宗與相宗、圓滿受用與耽著五欲等看似相違之處,變得相輔相成,圓融無礙。
5. 對善知識的勝教授,發起強烈希求心:
唯佛至言能夠開示究竟離苦得樂的方法,「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所以智慧微劣的我一定要對善知識的教授生起強烈的希求心。只有依靠善知識啟發我宿世的善根,我們才能領會諸佛要引導我們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內涵!